話說,從噗友那邊看到了一篇國小學生為什麼要學「修辭」?的文章。
噗主說:「「頂針」、「類疊」、「明喻」、「暗喻」、「映襯」、「象徵」、「排比」、「設問」、「轉化」、「假借」我幾乎都不會ㄟ,如果我現在去念國小,肯定無法畢業。」
耶奇怪…我怎麼有印像我讀國小時學過?
不管,反正那篇我看了之後沒有太大的感想,既沒反對也沒贊成,倒是想以自己對修辭學的了解提供另一番解釋。
頂真:你很白,白到沒人愛(前詞尾、後詞首為同一字或詞)
類疊:小立子是白白(疊字)
明諭:小立子的大便又硬又黑(擺明了講)
暗諭:小立子的大便如黑曜石(拐了彎講)
映襯:屋漏偏逢連夜雨,得來全不費功夫(利用前後對詞來加強小立子帶賽)
象徵:你很小立子耶!(註:小立子=大便)(有些東西有對映印像,好比十字架=基督教)
排比:噗嚕噗嚕,噗咻噗咻,噗叱噗叱(便便聲)(詞句間有一樣的公式,好比說:守著陽光守著你;守著天空守著你,那個「守著……守著你」就是公式)
設問:那個白痴說今天寒流會來的?(是問題,但不一定要有明確答案,只想讓看的人知道「氣象報導有誤」這個重點)
轉化:大便高興的向愛米拍拍手∼∼(事物擬人化、人擬事物化)
假借:草泥馬戈壁(這個最簡單,就是講黑話)
沒什麼,就只是想說我國小有學過就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