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剛跟妖貓在 msn 上聊到一些有些醫療的問題,剛好趁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。
由於我從小就是生長在醫師家庭裡(老爸是醫師,老媽以前是護士長),所以有些醫學名詞是天生習得,因此講到這類話題時會很自然的以為大家都知道這麼一回事,後來想想,真的隔行如隔山,沒講還真的很多人不知道。我舉個例子。
以最常講的「內科」跟「外科」來分類,可能就有人搞不太懂差別在那邊。
內科不代表是體內;外科也不代表是體外,它們的定義跟一般人的想法差距還蠻大的。
內科厚,指的是神經、血液、細胞、精神…這一類的病症,通常都是用吃藥來解決的就叫內科。好比說 AIDS 是病毒引起的,所以要看內科;腸病毒也是病毒引起的,所以也是內科;氣喘有的是遺傳,有的是環境影響,不過無論如何,它也是靠藥物控制的,所以也是內科。
那外科是什麼呢?我用最簡單的定義來講,就是「只要會動到刀的,就是外科」,所以心臟病啦、骨折啦、切闌尾啦、肝癌要切一部肝臟啦、把金城武結紮啦…這些都是外科。
算說得很明白了吧?因此,我們家太上皇是小兒科醫師,要再分類的話,他是小兒內科醫師,基本上我老爸是不動刀處理病患的。
那有沒有小兒外科呢?不太算有,除非醫院大到分類分很細,要不然小朋友的外科通常都是外科醫師包辦(主因:幼兒器官發育不完全,不能判定幼兒某些病症是因為器官損壞所造成的,有些病症是長大了之後就沒有了,因為器官成熟了)(病毒是個很玩味的東西,腸病毒會影響幼兒而不會影響到成人,正是因為腸病毒專攻發育未成熟的器官,所以成人不怕腸病毒;反之,SARS專攻發育成熟的生命機體,而且抵抗力越強的成人越容易暴斃,幼兒們卻因為他們的防禦機制不完全,SARS反而對他們沒輒,所以沒聽說有小朋友得到SARS再見的),我曾聽說很久以前台灣有間大醫院的耳科還有分左耳科跟右耳科的,超他媽的厲害,三半規管還可以分左右,算他們屌…
所以啊,外科不代表看體外,內科不代表看體內,老師有講,希望大家都有在聽,要不然老師我會丟筆哦!
考試:請問,小立子長太帥,這該看外科還是內科?